全球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连续3天创新高
10月10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人们从一家购物中心的餐饮区购买外卖后离开。因新冠确诊病例不断上升,安大略省当日起在多伦多、渥太华等地实行为期至少28天的关闭电影院、健身中心并禁止餐厅堂食等防控措施。新华社发
西班牙医生卡萨尔是准确界定出该病病因的第一人,他敏锐察觉到发病率与饮食之间的关系。之后法国医生塞尔利整理了卡萨尔的医学手稿,于1755年提出一日三餐严重依赖玉米是造成佩拉格拉病的罪魁祸首,只要改变食物结构,吃得更有营养一些就可以改善。但对于欧洲贫困人群来说,玉米是他们维持生存的无奈选择。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录“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约等于玉米的两倍,在玉米普遍推广种植的地区,贫困人口患上佩拉格拉病的概率也随之提高。美洲印第安人虽然也以玉米为主食,但他们的副食也还算丰富,也进食豆类、花生和蔬菜。
近年来,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速度正在加快,银行理财产品逐步从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化转型,所有理财产品采取净值化管理。
一旦扎根土地,玉米的优秀成绩就得以展现。除了节地增产、生长期短,玉米还耐寒、耐瘠、耐旱、抗病虫害,果实耐得住存储;更重要的是,初来乍到的玉米还没被欧洲贵族和教会当成正式农作物,也就是说悬在玉米头上的征税、收租、取赋的靴子暂时还没有落下来。所以玉米从西班牙出发,很快传遍欧洲各地和北非,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地。
以炸鸡为例,因为玉米是全球最便宜的动物饲料之一,所以饲养场的鸡很有可能是被玉米饲料喂大(猪、牛、羊也是如此)。鸡肉下油锅之前要裹上的那一层面糊,有可能来自物美价廉的玉米粉。“刺啦”一声,鸡块滑进了加热中的玉米油油锅,在小气泡的包围下逐渐有了金黄的外壳。喝点什么吧!无论是用啤酒还是饮料来配炸鸡,其实都是在吃着玉米的同时又喝着玉米——酒类的发酵需要用到来自玉米精的葡萄糖,而碳酸饮料以及大部分果汁饮料的甜味都来自“高果糖玉米糖浆”。
招股书显示,威海市商业银行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遇见,玉米祖先的突变形式都决定了它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命运。相比禾株顶端,长在茎节上的玉米苞对养分的吸收和储存力大大提升,也就能结出好几倍的种子——对人类来说是更容易填饱肚子的好果实;另一方面,这些种子又被层层外壳包裏着,除非有像人类一样灵活使用双手的动物将其拨开、散播,否则无法自行繁衍。
除了用作饲料、淀粉、果糖以及发酵制酒,玉米还能被加工成增稠剂,出现在酸奶和奶酪里,或者被加工成味精或柠檬酸等调味品,给各种食物“添油加醋”。从化妆品、牙膏、纸尿布、垃圾袋、杀虫剂等超市商品,从塑料到石油,从黏合剂到包装箱乃至建筑板材,玉米的身影无处不在。
当记者询问某净值型产品是否要收取相关费用时,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告知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并表示:“最终实际能拿到手的收益是已经扣除完相关费用的,这个费用是直接从产品收益里扣除的,扣完费用之后的收益显示在净值里。”
1730年,西班牙医生噶斯帕·卡萨尔在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城行医巡诊,发现了流传在当地的一种奇怪的病。患者身上会出现一块块像被太阳晒黑的皮疹,伴随痢疾甚至痴呆症状。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以玉米粥为一日三餐主食的贫困人口地区。无独有偶,18世纪初意大利的托斯坎尼地区和威尼斯地区,以及18世纪晚期法国东南部地区的一些赤贫农民身上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19世纪时,该病在意大利北部伦巴德地区的发病率占了当地人口的5%至20%。
从墨西哥中部的原生地出发,借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玉米被不断驯化栽培,逐渐成为美洲各地原住民饮食结构的重要基石。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玛雅、印加文明都深深打上了玉米的烙印:安第斯山地河谷地区的印加人在谷地边缘开辟梯田种植玉米;墨西哥高原南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阿兹特克人在此种植玉米作为他们的主食和家畜饲料;发源于危地马拉西部高原山麓、后转向东部平原的玛雅文明以玉米喂养不断增长的人口,玛雅人的后代至今还称自己为“玉米族”或是“会走路的玉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果说稻米喂养出东亚文明,小麦喂养出欧洲文明,那么玉米就是美洲文明的基石。
世卫组织8日报告全球新增确诊病例343467例,9日报告新增355244例。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15时40分(北京时间21时40分),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36754395例,累计死亡1064838例。
缠绕欧洲多年的玉米病
此外,不少理财经理直言,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增速和投资者的购买意愿并未成正比,净值型产品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情形。投资者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度有待提高。
据记者了解,各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都是极长的篇幅,内容多达十几项,分别从产品概述、产品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条款、附录、风险揭示书等方面介绍,而且都是与投资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不过,其中涉及大量专业性名词,诸如“久期”“回撤”等等。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签署多种文件,投资者若想在通常签订协议的几分钟内看完,并且看明白,绝非易事。
不断进步的“优等生”
据了解,获证监会核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后,威海市商业银行还需取得港交所最终批准。
目前全球疫情蔓延最快的地区为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全球10日报告的38万余例新增确诊病例中,美洲为150202例,欧洲为123684例,东南亚为82273例。
这简直是一个玉米王国。而这一切的最开始,来自于8000多年前,一位美洲草原上漫步的原住民,在一株摇摆的野草前若有所思停下的脚步。
为了在20世纪食物产业化的浪潮里继续扩展自己的版图,“优等生”玉米又习得了几项新技巧,不仅适应了人类,还适应了二战后人类发明的机器:机械收割机。地里种植的玉米品种茎秆笔直、高度整齐划一,就像阅兵仪式的方阵。这样的特性使得玉米既可以被密集种植,以最少的土地占用实现最高产量,收割时也轻而易举——借助机械收割机,原本需要一天的人工劳作在五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二战还顺带为玉米栽培提升了另外一项技能:战争结束后,大量剩余一种名叫硝酸铵的化学爆破物,却被意外发现可以作为农业化肥撒播在玉米地里,帮助恢复土地的氮含量,由此玉米的种植可以不需借助轮耕作物恢复田力,就能接连不断地种植。
转折点发生在1621年的春天,一位名叫斯匡托的印第安人教会了移民美洲的英国殖民者玉米种植技术。这些殖民者马上就体验到了玉米的价值。新鲜的玉米是即食的蔬菜、晒干的玉米是可储藏的谷物、玉米叶和玉米秆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或者燃料、压碎后的发酵玉米还是拓荒者们啤酒和威士忌的来源……如果植物在传播领域也有竞赛或考试的话,玉米绝对可以说是其中的“优等生”。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各家银行理财产品推荐栏上,大多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样的,部分银行理财经理也是优先推荐这类产品。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在介绍产品时,偏爱介绍产品亮点、过往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和管理团队。但是对产品的相关费用、投资方向、投资资产种类及投资比例等关键信息,要么只字不提,要么简单带过。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0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0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15时40分(北京时间21时40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较前一日增加383359例,创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大增幅。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3天创新高。
“目前净值型理财收益率会略高于传统理财收益率,有一款产品卖得比较好,该款产品不仅过往业绩表现优异,且投研团队能力很强。”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净值型理财的盈亏需要客户自己承担,即最终实际收益率会有波动,可能高于业绩比较基准,也可能低于业绩比较基准。
“看不懂理财说明书也听不懂理财经理所说。”大部分投资者向记者反映,理财产品说明书难懂固然与其专业性强有关,但是银行专业人士对客户并没有起到专业辅导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对于理财产品说明书,更是弃之不顾。
在理财经理推荐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及其收取相关费用做详细的介绍,只是大概介绍这只产品的情况,包括业绩比较基准、期限、起购金额。
玉米传入欧洲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个叫做小冰期的时代,大约从1300年开始,直到1850年左右才结束。在这漫长的五百多年里,欧亚大陆的冬季常常会进入漫长的寒冷期,很多农作物熬不过寒冷的气温,毁坏或歉收,数以千万的人陷入饥荒。这个时候耐寒、高产,能在贫瘠土壤上种植的玉米就成了明星,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玉米到来之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地冬季只能进入休耕状态,而玉米开启了冬季多种作物轮耕的农耕模式,作物的复合种植大大改变了意大利乃至欧洲的农田景观。
由于地形阻隔和气候差异,这三条传播路径相对独立,从传播量上来说,丘陵地带广泛分布、明代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的东南沿线是玉米传播的主力。同样是基于人口增长对应的粮食需求,从清乾隆年间起,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因为适宜山地和旱地种植、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乘青半熟,先采而食”等优势,玉米常常成为拓荒山林的首选作物。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玉米种植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今天,玉米传入中国已有近五百年,已经遍布全国并逐渐形成了三大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区。
今年4月8日,威海市商业银行赴港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受理。4月15日,港交所披露该行招股书。
世卫组织10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印度、巴西是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均超过50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80万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哥伦比亚、西班牙、阿根廷、秘鲁和墨西哥等国。
因为发病的主要表现为类似晒伤的皮疹,这种病在意大利被称为坏玫瑰病。随后西方医学界将这种病的学名定为佩拉格拉病,意思是糙皮病,认为病因来自过多的日晒。
8000年前或者更早时候,美洲墨西哥高原巴尔萨斯河谷一带,一位印第安人的祖先正在野外觅食。浆果、草籽,只要是能果腹的东西,他都不会放过。突然,他的脚步在一株禾草前停住。禾草顶端围绕着一小圈谷粒种子,种子下的花穗随风飘扬。这种野生植物后来被冠名大刍草(teosinte),“teosinte”来自阿兹特克人的纳瓦特尔语,意思是“玉米的祖先”。在被发现后的4000多年里,经过印第安人一代代的培育和筛选,最后它的花穗和谷穗上下颠倒了个儿;同时只有铅笔粗细的谷穗体量增大了十几倍,变得有手臂那么粗。也就是说,是印第安人培育了玉米,把玉米祖先变成了今天栽培种玉米的样子。
早期前往美洲的探险者认为玉米是印第安人的象征,属于低等文明的食物,因此想在新大陆上延续欧洲小麦的种植栽培——但是他们失败了。初来乍到的小麦苦苦挣扎在新大陆的严苛气候环境里,最终产量少得可怜。
1494年2月,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美洲的过程中因为饥饿、传染病、内讧等种种原因,不得不将大部分船只和人员提前打发回西班牙。这些人于3月初回国,其中一位叫做佩德罗·德·安格勒利亚的船员把一包玉米粒和自己的手稿《在新世界的头十周》献给了自己西班牙的赞助人,由此开始了玉米在欧洲的正式种植。
直到20世纪初,医学界研发出酵母膏和一种维生素B的复合物来防治佩拉格拉病,有一定疗效。1926-1950年间,治疗该病最低廉有效的方法,即特效药烟酸的研发和生产,使得欧洲终于摆脱了佩拉格拉病的困扰。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并没有从净值型产品的特征和风险等级角度向客户进行介绍,对于产品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要么是客户不问便不提,要么是笼统带过,只更多强调“最高预期收益”。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有风险提示,但风险条款往往繁杂生涩,并不利于在客户理解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
合规销售意识有待增强
哥伦布的物种大交换是双向的,既把新大陆的玉米、马铃薯、辣椒、烟草运往欧洲,同时也把亚欧大陆上的牛、羊、马、甘蔗和小麦运到了美洲。
根据相关规定,净值化转型对银行在产品的风险评定、对产品投资信息的披露、对客户的风险测评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也更强调银行要在产品营销话术、推广手段等方面守住合法合规的底线。但是在理财产品销售时,理财经理是否真的是从投资者的适当性角度去推介产品还要打一个“问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名优等生的最终追求,也是玉米的发展目标。如果说16至18世纪欧洲种植玉米是作为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口粮,那么19世纪以后玉米却换了一种方式进入人类的胃。被直接吃掉的玉米只占到玉米总产量的40%,更多的玉米被生产成为禽畜饲料以及工业制品。玉米把自己变身为植物界前所未见的形态,以世界产业链重要元素的身份渗透进人类生活。
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在1492年10月第一次碰撞。为了寻找东方的昂贵香料,哥伦布的三艘船在海上航行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在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停靠。在10月16日的日记里,他提到了玉米,将其称为“印第安谷物”——“这个岛(费迪南岛)遍地葱绿,他们全年都耕种和收获印第安谷物”。1493年3月,哥伦布的探险队返回西班牙时,献给西班牙国王的异域礼物里就有一包金黄的玉米粒,不过当时玉米并未引起重视。欧洲人对这种新谷物的态度虽然好奇,但也不乏傲慢。
玉米如何多才多艺?去超市逛一圈就能得到答案。从粮油柜台的玉米面、玉米油,熟食加工柜台的玉米饼,冷藏柜台的酸奶、沙拉、人造奶油,零食柜台的糖果,以及酒水区的饮料和啤酒,生活区的牙膏、化妆品、纸尿布、垃圾袋,家居清洁区的清洁剂、杀虫剂、黏合剂,乃至石油、化肥……玉米无处不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有人做过统计,一家大型超市里的商品成千上万,其中四分之一的商品生产都有玉米制品的参与。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渠道没有明确记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主流史学观点认为这种农作物最初的传播经由三条渠道:一条是在明代嘉靖年间,经由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各省传入内地。明万历元年(1573年)浙江杭州人田艺蘅就有记述:“御麦……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一条是在嘉靖时期,由西北陆路,也就是丝绸之路进入陕甘等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平凉府志》里称其为“西天麦”,李时珍《本草纲目》里佐证说“玉蜀黍种出西土”。还有一条传播渠道是从西南陆路传入,最早见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大理府志》,此后万历四年(1576年)《云南通志》中也有对玉米的记载。
与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不同,有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要收取相关的费用,其中包括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但是本报记者在走访调查发现,如果投资者没有就此问题提问,理财经理通常不会主动告知投资者。
在某城商行支行网点,记者发现,该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很小,一直在业绩比较基准上下小幅波动。对此,客户经理为了销售产品,拿“业绩比较基准”当预期收益,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出现“一般都能达到最高收益”等词语,在销售过程中埋下了合规隐患。
“未来投资者应该更多以产品的风险等级来判断产品的风险,而不是以净值型来做判断。净值型理财产品更加考验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投资者可能面临零收益或负收益(即本金损失)的情况,因此要计算好收益和相关费用。”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要关注产品风险等级,了解具体资金投向,并且看清楚产品说明书,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隐藏在小字号的说明文字里。在购买后,要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在获取最大化收益的同时,防范潜在投资风险。
同样的学习时间、同一间教室、同一位老师授课,有人挣扎在及格线边缘,有人却能轻松考高分——玉米就是这么优秀。所有的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但在阳光、水等基本元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没有哪种作物能比得上玉米的高产。种下一颗玉米种,可以产出150至300颗肥硕的玉米粒,而一颗小麦顶多也就能产出50颗;小麦种下去要等九个月才能成熟收割,玉米只需要三到四个月。毫无疑问,欧洲人需要在新大陆继续种植玉米来站稳脚跟。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净值型理财销售情况时发现,理财产品大篇幅的产品说明书给不少投资者造成困扰。与此同时,银行理财销售行为不合规的现象也并非个例。不少理财经理在推介产品时避重就轻,对产品的关键信息只字不提、风险提示信息不足等问题频频出现。
关于这场相遇的猜想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一些植物学家认为,当那位印第安人的祖先在大刍草前停下脚步时,这种植物已经发生了变异——种子从植株顶端转移到茎节上,膨胀成醒目的玉米苞。正是因为比同类禾科植物更怪异,玉米的祖先才吸引了人类的注意,让人把它搬回了自己的住地。
截至2020年6月末,威海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550.94亿元,存款总额1672.91亿元,贷款总额1085.76亿元。2020年1-6月,威海市商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0.01亿元,同比增长24.3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15.17%。
欧洲疫情近期明显反弹是全球日增确诊病例数屡创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欧洲地区近3天的单日确诊病例数均超10万例。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投资者。该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太大,风险较大。而且说明书上的条款太复杂,更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让她直言“看不懂收益究竟是多少”。
那么,到底什么是净值型理财?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其运作模式与基金类似,按照份额发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这类型的理财通常没有预期收益率,而提供的是业绩比较基准,通过净值变化反映投资的运作情况,透明度更高,更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
玉蜀黍、苞米、棒子、玉茭、苞谷、珍珠米……玉米在中国有很多别称,东西南北的不同称谓,既反映了这种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也体现了玉米在农业乃至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经培育出了包括甜玉米型、爆玉米花型、面粉型、凹齿型和燧石型等各类栽培种的玉米。直到1800年,美国各地农场的玉米种植还延续着美洲大陆原有的多姿多彩,各个产区玉米的大小和口味都不尽相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站在玉米收购商的角度来看,却会大大提高玉米包装和火车运输成本。1850年,位于铁路中心城市的芝加哥贸易公会呼吁美国农民种植标准玉米,但对标准玉米的选择却摇摆不定,直到1893年世界贸易博览会上,一位名叫詹姆斯·里德的人推出了一种经过改良的马齿型玉米,即马齿型玉米二号。这种易于种植、产量又以倍数攀升的玉米获得了当年的蓝丝带奖,在接下来的50年里很快席卷全美。
16世纪30年代,玉米从西班牙传入法国,集中种植在比利牛斯省西南部;很快又从法国传播到法属地中海沿岸。从德国福克斯植物志关于玉米“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的记录来看,16世纪中叶时玉米栽培已遍布德国各地。同一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平原也开始规模种植玉米当作粮食。意大利是除了西班牙以外玉米的又一个中心扩散地。不同于欧洲其他地区种植玉米主要用作牲畜饲料,意大利中北部地区把玉米面粥、玉米通心粉和玉米饼作为日常饮食的主粮。17世纪初,玉米从威尼斯传播到邻近的克罗地亚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继而以扇形的分布趋势向巴尔干地区扩展,接着从巴尔干出发,影响到喀尔巴阡山脉和高加索山区的农作物种植。等到18世纪末,玉米已经在乌克兰、库班低地和格鲁吉亚的斯拉夫人中传播开来。